您所在位置:首页 > 遴选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党政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测试专项突破:领导工作案例分析

2018-08-14 14:16:13 来源:
2009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专项突破:领导工作案例分析05(含答题思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与此相适应,政府机构的改革也随之展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机构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和1998年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改革.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要求减少副职,提高素质.通过这次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减少到61个,同时也精简了大量的领导职数.此次改革加快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但没有摆脱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老框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因此,改革后在机构和人员数量上有回潮的现象发生.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强调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直属机构,非常设机构数量,人员编制都有明显减少.国务院的部委从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原有的22个减少为19个,人员编制比原来的实有人数减少了9700多人,减少了19.2%.但由于种种原因,职能转变没有到位,精简的机构很快又膨胀起来.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任务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不过,由于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建设,政府职能不可能马上转变到位,因此,1993年机构精简的成就并不显著,比如,国务院工作部门从1993年86个仅仅减少到59个(其中国务院部委机构40个),但1997年又膨胀到72个,精简的人员也是如此.1998年开始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历年来力度最大的,也是取得成效较多的一次改革.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此次改革同以往政府机构改革相比较其主要特点:一是精简力度大,国务院的组成部门由40个减至29个,减量为11个,减幅为27%;中央各部委办直属局公务员从1997年3.4万人减少到1.7万人,国务院人员编制总数减少了47.5%.二是在组织机构设置上有了一些新突破,这主要表现为:(1)设立了由国务院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托管的国家局,即把原国务院工业经济专业管理部门全部降格转换成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下设的机构,同时对其职能做出了新的,明确的定位.(2)设立和加强了公共服务机构,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产业部等新的职能机构.尽管如此,此次改革的成本依然很高,中央财政并未因此而节约,反而为此多支出了20%.除此之外,一些市场监管机构得到了强化,规格提高了,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成为正部级单位.而一些部门下面也设立了很多司局级单位,比如外贸部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司,还成立了中国政府世贸组织通报咨询局,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等.还成立了一些正部级单位,如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等.这些部门职能的强化或许是必要的,但并非一定要通过提高机构的行政级别来运作,这些现象都可以看作是1998年改革之后的回潮.2003年3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这标志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开始.

【问题】

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组织变革的有关理论,说明如何使政府机构改革真正取得成效,摆脱"精简——膨胀"的怪圈.

【解题思路】

如何使政府机构改革真正取得成效,摆脱"精简——膨胀"的怪圈,关键性的问题还在于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其次,全面分析影响组织变革的阻力,采取有效的消解公共组织变革阻力的基本对策.(可参见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组织变革的有关要点阐述)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lnlxks,关注【辽宁遴选考试】,及时获取辽宁省各地市遴选/公选/选调招考资讯。

热门推荐
中央遴选历年试题领取 2022中央遴选辅导课程 2022全国遴选沸点详谈 2022年中央遴选职位检索
公告预约
省份 *
姓名 *
电话 *
QQ
微信
备考平台
考前热搜

    
中公简介 | 中公荣誉 | 社会责任 | 媒体聚焦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加入我们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83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6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